❷通“抗”。抵挡。《国策·秦策一》:“天下莫之能伉。”
❸对等;匹敌。见“伉礼”、“伉俪”。
❹通“闶”。高大貌。《诗·大雅·绵》:“皋门有伉。”
❺通“亢”。刚直。《法言·吾子》:“事胜辞则伉,辞胜事则赋。”参见“伉直”。
❻姓。汉代有伉喜。
出处:语词卷 • K • kànɡ • 伉
字词 | 伉 |
释义 | 伉 伉(kànɡ) ❶骄纵。《韩非子·亡徵》:“太子轻而庶子伉。” ❷通“抗”。抵挡。《国策·秦策一》:“天下莫之能伉。” ❸对等;匹敌。见“伉礼”、“伉俪”。 ❹通“闶”。高大貌。《诗·大雅·绵》:“皋门有伉。” ❺通“亢”。刚直。《法言·吾子》:“事胜辞则伉,辞胜事则赋。”参见“伉直”。 ❻姓。汉代有伉喜。 出处:语词卷 • K • kànɡ • 伉 |
随便看 |
|
修远网汉语字词典收录72225条汉语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汉语字词的翻译、注释及用法释义,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