❷陈述。韩愈《答陈生书》:“聊为足下诵其所闻。”
❸诗篇。《诗·小雅·节南山》:“家父作诵,以究王讻。”
❹通“讼”。公开。《汉书·高后纪》:“平阳侯驰语太尉勃,勃尚恐不胜,未敢诵言诛之。”颜师古注引邓展曰:“诵言,公言也。”钱大昕《二十二史考异》卷六:“《史记》诵作讼。韦昭曰:‘讼,犹公也。’”
出处:语词卷 • S • sònɡ • 诵
字词 | 诵 |
释义 | 诵 诵〔誦〕(sònɡ) ❶朗读。《论语·子路》:“诵《诗》三百。” ❷陈述。韩愈《答陈生书》:“聊为足下诵其所闻。” ❸诗篇。《诗·小雅·节南山》:“家父作诵,以究王讻。” ❹通“讼”。公开。《汉书·高后纪》:“平阳侯驰语太尉勃,勃尚恐不胜,未敢诵言诛之。”颜师古注引邓展曰:“诵言,公言也。”钱大昕《二十二史考异》卷六:“《史记》诵作讼。韦昭曰:‘讼,犹公也。’” 出处:语词卷 • S • sònɡ • 诵 |
随便看 |
|
修远网汉语字词典收录72225条汉语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汉语字词的翻译、注释及用法释义,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