❷柔软;软弱。与“刚”相对。《易·系辞上》:“刚柔相推,而生变化。”《老子》:“见小曰明,守柔曰强。”
❸温和;温顺。《礼记·内则》:“柔声以谏。”《公羊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且夫牛马维娄,委己者也,而柔焉。”何休注:“柔,顺。”
❹安抚;怀柔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楚服其罪,我且柔之矣。”参见“柔远”。
出处:语词卷 • R • róu • 柔
字词 | 柔 |
释义 | 柔 柔(róu) ❶嫩。《诗·豳风·七月》:“爰求柔桑。”郑玄笺:“柔桑,稚桑也。” ❷柔软;软弱。与“刚”相对。《易·系辞上》:“刚柔相推,而生变化。”《老子》:“见小曰明,守柔曰强。” ❸温和;温顺。《礼记·内则》:“柔声以谏。”《公羊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且夫牛马维娄,委己者也,而柔焉。”何休注:“柔,顺。” ❹安抚;怀柔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楚服其罪,我且柔之矣。”参见“柔远”。 出处:语词卷 • R • róu • 柔 |
随便看 |
|
修远网汉语字词典收录72225条汉语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汉语字词的翻译、注释及用法释义,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