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处:中国古代史 • 历史人物 • 唐
字词 | 安禄山 |
释义 | 安禄山 安禄山(703—757) 唐营州柳城(今辽宁朝阳)胡人,初名轧荦山,本姓康,或以为源出康国,随母嫁突厥人安延偃,改姓安,更名禄山。通九蕃语言,骁勇善战。初为互市牙郎,被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养以为子。因战功任平卢兵马使、营州都督等职。后取得玄宗、杨贵妃信任,任平卢、范阳、河东三节度使,封东平郡王,有众十五万。天宝十四载(公元755年)冬,以讨杨国忠为名,在范阳起兵叛乱,南下攻陷洛阳。所部残暴,河北各郡人民纷起屯结抵抗,多者两万人,少者万人。次年在洛阳称雄武皇帝,国号燕,建元圣武。遣军破潼关,入长安,大肆杀掠。至德二载(757年)春,子庆绪夺帝位,将其杀死。 出处:中国古代史 • 历史人物 • 唐 |
随便看 |
|
修远网汉语字词典收录72225条汉语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汉语字词的翻译、注释及用法释义,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