吕大钧(
1030—1081)
北宋学者、教育家。字和叔。京兆蓝田(今属陕西)人。与兄大忠、大防,弟大临齐名,世称“四吕”。初学于张载,后从二程(颢、颐)游。嘉祐二年(1057年)进士。官光禄寺丞,知三原县。后以父老不仕,父丧后,以学未优、道未明,不复有禄仕意。以作育人才、变化风俗为务。与诸兄弟仿学校之有学规、市井之有行条而拟定《吕氏乡约》(亦称《蓝田乡约》),提出德业相劝、过失相规、礼俗相交、患难相恤的同约人规约,以期敦化乡风乡俗,对后世社会开展乡里教化产生深远影响。朱熹认为,《吕氏乡约》旧署吕大忠所作是因其为族党之长而推之之故,实则“为和叔所定不疑”(《吕氏乡约跋》)。有文集传世。出处:教育卷 • 教育史 • 中国教育史 • 人物